中澳射电天文学和SKA联合研讨会成功召开

  4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ICRAR-Curtin)共同组织的“中澳射电天文学和SKA联合研讨会”成功召开。会议采用视频连线形式,国家遥感中心(SKA中国办公室)副处长刘爽,澳大利亚ICRAR-Curtin研究中心主任Steven Tingay教授,中国SKA专项两个重点科学方向负责人郑倩研究员、李柯珈研究员及相关中方科研团队成员,以及澳大利亚ICRAR-Curtin研究中心工程和科学技术专家等近3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研究员主持。
  沈志强台长在致词中简要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主题与意义,回顾了上海天文台与ICRAR的长期良好合作历史,并表达了未来如何推进中澳联合研究的想法。此前,上海天文台联合澳方多次召开了中澳SKA大数据研讨会,并于2017年作为新成员加入到MWA项目中,通过实物贡献、人员交流等方式参与合作。2021年上海天文台与澳方正式签署了MWA第三阶段合同协议,标志着合作进入新阶段。
  刘爽副处长表示,SKA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中国政府对SKA国际大科学工程十分重视,在项目的全球建设与科学合作中做出了重要努力与贡献,未来中国将有更多的科学家、工程师与世界各国一道融入到SKA项目中去,促进SKA科学目标实现。她表示,澳大利亚是SKA的重要参与者,澳大利亚SKA探路者ASKAP进行着重要的SKA前沿科学工作,中澳射电天文学交流有着深厚的历史和人员交流基础,通过此次会议交流也将十分有益于中澳双方科学研究工作。
  Steven Tingay教授表示,长期以来,上海天文台与ICRAR-Curtin研究中心积极合作,在SKA国际项目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次会议为中澳双方了解彼此科研进展提供了很好机会。同时,他认为十分有必要建立正式合作关系,以加强中澳射电天文学与SKA合作研究,希望未来能够与更多的中国天文学家、工程师进行科学研究与合作。
  参会人员共同回顾了中澳双方在SKA国际大科学工程中的积极贡献与射电天文学合作历史经验,交流了双方射电天文学与SKA项目最新研究进展,分享相关科学经验,并共同探索了中澳射电天文学下一步联合研究计划,特别是讨论如何进一步促进中澳双方在MWA数据处理、SKA低频阵列宇宙黎明和再电离数据处理及相关技术等方面建立合作的可能性。
  与会双方分别就各自研究的科学领域与彼此关切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沈志强研究员介绍了上海天文台开展的SKA相关活动与中国SKA区域中心建设情况。郑倩研究员介绍了中国SKA专项重点方向之一“宇宙黎明和再电离探测”方向的工作进展和合作构想;李柯珈研究员介绍了中国SKA专项重点方向之一脉冲星探测方向的科学研究与下一步工作计划;Steven Tingay教授介绍了SKA1-Low和MWA的最新工作进展。
  中澳双方重点讨论了21CMA、MWA的建设运行与科学合作的可能性、SKA-Low和SKA-Mid建设资金来源、人员构成以及与MWA合作现状,中国SKA区域中心建设与澳大利亚区域中心建设的各自时间节点与推进完成情况,国际科学数据信息发布与访问以及SKA-Low阶段的未来发展规划等科学问题。
  双方均表示,在SKA项目背景下,中澳射电天文学有很大的优势互补性,具有广阔合作前景。基于MWA等科学技术研究合作,也将有助于推动亚太区域数据中心建设,推动SKA科学目标实现,为中澳射电天文学发展提供了宝贵机会。中澳双方后续将继续考虑召开“中澳射电天文学和SKA联合研究计划”会议,向正式合作倡议迈进,上海天文台也将继续推进中国SKA区域中心建设。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