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台“探索暗物质晕中的星系形成与演化”项目荣获2015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418日,2015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表彰为上海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项目。市领导韩正、杨雄、殷一璀、应勇、尹弘、周波、姜樑出席了大会,并为获奖项目完成人颁奖。我台承担的“探索暗物质晕中的星系形成与演化”项目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完成人杨小虎研究员(现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参加奖励大会并领奖。 

  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其最重要的一步是建立星系(观测)和不可见的暗物质晕(理论)之间的联接。该获奖项目结合结构形成的暗晕模型和大型星系红移巡天观测数据,创立了自适应的星系群寻找方法、创立了暗晕条件质量函数的演化模型等,获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创立了基于暗晕的自适应星系群寻找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美国斯隆数字巡天SDSS,构建并向国际同行公开释放了理想的星系群表,该群表被国际同行称为“暗晕天图”,已被国外32个研究团组采用;首次实测了星系条件光度、恒星质量函数等,该系列测量结果将传统星系形成模型的整体检验分解为对其各个环节的检验,已被国际同行广泛应用于改进星系形成和演化模型;创建了自洽的星系暗晕占据数演化模型,预言了星系的演化特征,该模型被当前最大的PRIMUS高红移巡天项目组称为“最先进”的星系演化暗晕模型;发现卫星星系以更大的几率沿中心星系主轴方向分布,且颜色较红的星系有更强的信号,这一观测特征推翻了经典的Holmberg效应,已成为目前的主流观点。 

  该项目20篇重要论文已被SCI他引766次,8篇代表性论文被SCI他引549次。其中,两篇代表性论文分别入选20082009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这些研究对探究星系形成的机制和结构形成的宇宙学起源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