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王广利:情深寄小康 揽月追梦人

   王广利,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民盟委员会委员,上海天文台民盟支部主委。担任国际地球自转参数服务指委会(IERS DB)IVS代表,国际天测测地VLBI服务指委会(IVS DB)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第一届脉冲星导航委员会副主任。在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中作为测控系统VLBI测轨分系统总设计师带领项目团队攻坚克难,实现多项技术突破,为任务圆满成功做出了卓越贡献。2007年荣获 “我国首次探月工程突出贡献者称号”,2013年荣获“国防科工委探月三期关键技术攻关优秀个人”,2014年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等,2019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之一。

  

  

  在2020年的起始点,全中国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我在为国家的磨难而忧心的同时,也时常牵挂起千里之外的父老乡亲。幸甚至哉,历经三个月的举国努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家乡也算平安度过危机。由衷感到,从国内的“千里驰援”到国外的“群体免疫”,在关键时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得到有效凸显,有事一起扛,有难一起过,这才是令人民心安的根本。 

  回顾历史,从积贫积弱到意气风发,中国仅仅用了一代人的时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折射在我五十多年的人生里。作为一名60后,我见证了国家从艰难困苦、贫穷落后,到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过程。感谢伟大时代,让我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山村的寒门学子成长为航天技术领域的一名科技工作者。 

                                                    用奋斗书写青春底色

  我出生于沂蒙山区的一个小县城——临沭县,县城因濒临沭河而得名。河两岸风光秀美,景色旖旎,但与如画风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个年代人们贫穷的生活和贫瘠的文化。父辈躬耕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泥土里寻找活命的路子,不要说浩瀚的宇宙,大字不识的他们连出远门都很艰难,生于此地而困于此地。父辈这一代吃够了不识字的苦,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读书来获得更好的生活,因此虽然家庭拮据,但父母仍然节衣缩食地供我们读书,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也没让我们兄弟姐妹任何一个人辍学。那时的我虽然还没有远大抱负和理想,但安安稳稳的读书,远比在农田里劳作来的舒服,我格外珍惜课堂里的时光,从小到大考试都名列前茅。

 

   1977年,恢复高考让无数在迷茫与困顿中苦苦求索的青年霎时看到了希望和曙光——一个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终于到来了!于是在我心中,逐渐萌发了读大学的梦想。高中三年我一直刻苦学习,就算是在大半年都在生病的期间功课也没有耽误,这个时候读书已经不仅仅是想“改变命运”了,读书学习已经成为了我的生活习惯,只要一日不读书学习就觉得虚度了一日,并一直伴随着我的大学生活。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逐渐明白了自己要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要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当一个人有理想,就获得了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尽管肚子里只有煎饼粗粮来果腹,身上只有粗布薄衫来蔽体,我却不知疲倦,挑灯夜读,将自己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灌注于实现梦想的奋斗中,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 

                                                     为强国梦想努力奔跑

   1991年研究生毕业后,我留在上海天文台工作,并有幸成为航天领域的一名科技工作者,直接参与并见证了我国探月工程的快速发展。探月工程不仅是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一年又一年的付出,更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执着追求。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自2007年起,我们先后成功的发射了嫦娥1号、嫦娥2号绕月探测,嫦娥3号、嫦娥4号月球的正面和背面落月探测,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一些技术已经“领跑”全世界……从“望月兴叹”到“嫦娥登月”,仅仅一代人的时间,中国已经进入了深空探测的新时代!下一步我们还将完成月球的采样返回,我们将飞得更远,去探测火星、木星、小行星和彗星以及进行行星际的穿越探测,还要建设月球科研基地……中国航天事业必将不断在太空刷新“中国高度”,写下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科技实力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又何尝不是全面小康的另一种体现呢?


     1998年,被一位民盟老师的大爱精神所感染,我成为一名民盟盟员。通过民主党派这个广阔舞台,我们开展了系列建言献策活动,组织了系列科普宣讲。每一次科普宣讲,我们都力图将科普讲座讲得生动有趣有感染力,“中国的奔月之旅”“蟾宫折桂:探月纪行”等专题讲座为很多群众普及了天文科学知识,也展现了中国大国崛起中的科技力量。讲座中经常能看到很多青年人和孩童的身影,看到他们认真的模样,让我觉得很感动,也很有力量。因为他们就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明天,他们的样子,就是中国未来的样子!相信只要我们一代接着一代努力,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便指日可待!

                                                   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家里有老人,别说几年不回老家,就是一年不回,心里也觉得不安。但回家探亲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从来都是奢侈的,我也曾因接受“嫦娥一号”项目任务,中间长达八年未回老家。父母生我,家乡养我,国家育我,游子的脚走的再远,总有一缕思念牢牢扎根在家乡的黄土里。我的工作与梦想远在明月之上,但我的血脉与挂牵永远在那个小小的县城。

 

   “父母在,不远游”,我已经是个远游异乡的孩子了,对故土的亲近仅限于寥寥可数的回家探亲和新闻了解。但让我欣慰的是,八九十岁的爹娘身体还算健朗,曾经贫瘠的土地变得愈加富饶。从乡亲口中,从电视播报,我都会看到了家乡的新变化:“户户通”让回家的路变成坦途;环境整治让儿时的蓝天重返眼帘:蓝莓基地、草莓园等农业项目让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起来;“家庭签约医生”让老爹老娘的健康有了依靠;爱热闹的大娘可以在宽阔的健身广场上跳广场舞,爱看戏的大爷可以在“一村一场戏”上饱眼福,移风易俗让村风更为开化,综治平台让安全有了保障……临沭已经不是我记忆中的家乡,让我惦念的是她给予我的滋养,让我惊喜的是她日新月异。走在全面小康的路上,老区人民也过上了幸福生活。这个伟大的时代不仅给我们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抱负的平台,家乡的全面小康更是让我们这些在外游子感到无比自豪。

    

  人生百年已过半,壮志未老仍有盼。吾辈是承上启下的一辈,有幸见证国家的转折,也为国家的发展尽到了最大的力量。我虽已到五十知天命的年纪,但依然热血澎湃,希望成为国家乘势而上的奋力者,期待着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此身竭尽全力,为国上至九天揽月;此心牵念故土,乡情永志小康清流。与国同行百年,护航行稳致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