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沪”有我 “两翼”齐飞共发展——上海天文台科研专家受邀参加上海理工大学举办的“让科研春风吹进复兴园”系列科学讲座

  2022322日至24日的疫情期间,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专家受邀参加由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主办的“让科研春风吹进复兴园”系列线上科学讲座。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中英国际学院党政班子成员,600余位师生和家长,以及来自青年报、上海科技报、上海教育电视台和解放日报的媒体记者齐聚云端讲座,共享“天宫课堂”。 

  一、科教融合,守“沪”有我 

  近期上海市新冠疫情反弹,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多个区域陆续实行封控管理,上海理工大学也处在准封闭管理的环境中。为更好地支持保障同学们正常学习和开展科研工作,上海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在严格遵守防疫要求、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的同时,连续三个晚上携手开展了三场线上科普讲座,让高校学子们在保证健康安全的同时,也能在科学的海洋里畅快遨游。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主办的“让科研春风吹进复兴园”系列讲座自2019年春举办以来,已经邀请了各领域专家学者开展科学讲座,吸引了大批师生和公众踊跃参加,获得良好效果。本次“上海天文台专场”由上海天文台的三位科学家精心准备的三场科学讲座组成,介绍上海天文台在天文学前沿科学问题和服务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方面的主要贡献,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天文学与航天工程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在欢迎辞中指出,在新时期上海加速推进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探索并开展高质量的科创教育、提升青少年科技素养和创新精神是当务之急和必要之举。当前正值上海疫情防控的攻坚阶段,对于大学生而言,应该好好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科创活动,在探究式学习中自主构建、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图谱”。同时,丁校长也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的系列讲座开阔科学视野,启迪科研思维,立志争当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时代新人。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致欢迎辞

 

  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在讲话中感谢上海理工大学和丁校长的热情邀请,并简要介绍了上海天文台的发展历程。沈台长指出,上海天文台成立于1962年,至今年已走过了60年的征程,其前身是1872年建立的徐家汇天文台和1900年建立的佘山天文台;目前上海天文台以天文地球动力学、天体物理以及行星科学为主要学科方向,同时积极发展现代天文观测技术和时频技术,努力为天文观测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持。沈台长还表示,严守防疫要求、保障学生正常学习和开展科研工作,是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教兴国、教育育人的使命和科学传播的社会责任,希望同学们通过三场讲座更加了解和关注我国天文学与航天事业发展,努力学习,奋力攻关,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讲话

 

  二、弘扬科学家精神,号召青年学生科研报国 

  什么是属于科学家的奋斗与坚持?——三位上海天文台的科学家在讲座中用科研成果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这一命题给出了答案。葛健教授在其主讲的《寻找第二个地球和生命》中向同学们描述了他本人带领团队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棱蒙山建造达摩巡天望远镜及仪器与控制室的过程:“2014年团队提出设计方案,到20159月才获得了当地相关部门的批准动工。建造过程中,团队自己挖土平地、建造水泥地基,用吊车安装望远镜架和圆顶,亲自安装主镜,甚至还学会了在望远镜周围铺设沥青路面。”经过团队努力,望远镜于201610月成功投入使用。葛教授也指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得到高质量的天文科研成果,建造一台高质量的望远镜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在基建和设备研制等方面都会遇到困难,但只要瞄准最终的科学目标,去研究、去想办法,百折不挠,很多问题最终都能解决。黄勇研究员在主讲的《我国月球和深空探测中的精密定轨》中提到:“我从博士研究生期间就参与到探月工程测轨分系统的工作中来,从一开始的‘嫦娥一号’到近年的‘嫦娥五号’、‘天问一号’,一直在从事飞行器精密定轨的相关工作,至今已近20年了。”齐朝祥研究员也在主讲的《天上的钟和尺——天文与时空基准》中介绍了上海天文台作为我国时空基准策源地的发展历程。他指出,从叶叔华院士创建“北京时间”到成功完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授时保证工作,从我国第一台氢原子钟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到独立自主研制出我国第一架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从实现国内首次VLBI技术应用于对卫星的精密测定轨到“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成功建立,上海天文台几代科研人员都在为我国空间基准事业不懈努力。 

  同时,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也融入到几场讲座之中。葛健教授在讲解地球2.0ET)空间科学卫星的探测方法时介绍了目前正在谋划中的将由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研制的6台凌星望远镜和1台微引力透镜望远镜对Kepler天区及银河系中心天区进行观测的研究设想。葛教授也曾在以往的采访中提到:“若能由中国人成功寻找到第二个地球,那将是能够载入教科书的卓越科学发现,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光荣。”齐朝祥研究员在讲座中鼓励青年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如何开展科研以解决我国目前在时空基准方面对国际合作的依赖,以及积极探寻我国在天球和地球参考架创建方面实现独立自主、从无到有再至优的科学路径。黄勇研究员也寄语青年学生持续关注我国天文学和航天事业发展,希望更多青年学子能够加入“航天人”的科研队伍,共同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向更好水平发展。 

三位上海天文台专家受邀参加上海理工大学系列讲座

三位专家的线上讲座现场

 

  收听观看了几场讲座后,许多同学都被几位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和科研报国的情怀所感动和鼓舞。一位已经被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保研录取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同学表示,这次的线上讲座为疫情封闭生活增添了不少趣味,也启发了对今后的研究领域的思考。另一位相同专业的同学也表示,准封闭管理的环境中,这样的讲座让大家静下心来去思考理想目标,同时也让大家了解到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先进的制造技术,例如搭载相关设备的机械结构制造,作为工科生,希望未来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在智能制造方面有所建树,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打造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共同发展新格局 

  上海天文台关注重视科学传播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单位关于加强新时代科普工作的要求,长期致力于广泛优质的科学传播工作,在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营造社会创新氛围和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作用。上海天文台多次召开科学传播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党政领导班子也带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撰写科普文章、参加科普讲座。台长沈志强要求大家积极向公众呈现出更多高质量天文科普作品,激励更多科研工作者参与到天文品牌科普工作中来。党委书记、副台长侯金良强调,主动、广泛传播天文学的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我台发挥专业优势、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抓手。 

  在本次受邀进行的面向高校师生的科学讲座的同时,上海天文台不仅能够聚焦主责主业、承担起天文口“国家队”的责任,也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依托自身优质科普资源,通过线下和线上双融合的传播平台,建立起了包括“天之文”系列品牌建设、科普场馆、青少年科创实践站、科学讲座、科普进校园以及各式公众开放活动的“科普矩阵”。 

  在科普品牌建设方面,上海天文台已围绕“天之文”品牌开展了系列科普活动。自2010年创立天之文品牌以来,上海天文台已通过现场讲座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了90余场“天之文”科普讲坛,邀请天文一线科研人员和科普专家介绍和解读最新科研成果和天文热点,在传播天文知识的同时,也着重展现上海天文台科技工作者的风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收获了全国各地、线上线下数以万计的科学爱好者的好评,极大地拓展了讲坛的辐射能力;同时,在徐家汇街道的支持下,科普讲坛走出上海天文台,讲座场地移到社区,走向公众身边,吸引了更多社区居民的参与。于2008年启动的天之文研学营先后带领多批学员赴新疆、宁夏、青海、甘肃、云南、贵州、内蒙古、河北、台湾地区及境外的天文观测基地进行观测和研学活动,让学员身临其境地感受天文学研究的乐趣。围绕“天之文”特色品牌,上海天文台已策划并成功举办了国际星空摄影展、百年天文底片展和上海天文台科研成果展等多个专题科普展览,并在上海天文博物馆和多所中小学进行巡展10余场,实现优质科普资源“走近公众”。2019年,“天之文”品牌正式发布了探索天文系列天文课程,受益人次超过600万,受到广泛好评。 

“天之文”科普网站

“天之文”科普讲坛

“天之文”研学营

成功举办专题科普展览

“探索天文”系列天文课程

 

  科普场馆方面,上海天文台积极服务上海地区天文科普场馆建设,为融入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和科学普及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021718日,由上海天文台叶叔华院士倡导建立的上海天文馆在浦东临港落成并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一大型天文科普场馆的建成和开放,凝聚了上海天文台众多专家的心血,从发起建设到设计筹建,再到最终建成,数十位上海天文台的专家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支持。同时,上海天文台还承担了上海天文馆望舒天文台1米双焦点望远镜的设计和建造工作,能够同时满足科学观测和科普活动的多项要求,各项技术指标获得了业内专家的良好评价,开馆当天,上海天文台负责此望远镜设计建造的科研人员还来到现场为观众讲解望远镜的性能,开展科普活动。这些都为上海天文馆开展后续相关科普与青少年科创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上海天文台也正努力将坐落于松江区佘山之巅的上海天文博物馆打造成为天文科普新地标。作为我国第一座拥有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天文博物馆)是一所基于拥有120年悠久历史的佘山天文台建造的现代化天文博物馆,凭借丰富的近代天文文物资源,自2004年正式开馆以来,每年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的广泛关注。2021年,上海天文博物馆启动了对场馆、建筑、望远镜的修缮以及对藏书室的改造,并对展陈内容进行更新升级,特别是修缮恢复拥有百年历史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的观测能力,力求更好地向观众展示天文观测和科学研究的魅力。升级改造预计于2022年完成,届时,上海天文博物馆将以全新面貌面向公众开放,更好地展示佘山天文台在中国近代天文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价值和对地区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以更为现代化的全新视角展示佘山天文台的科学、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历程。 

上海天文台承担了上海天文馆望舒天文台1米双焦点望远镜的设计和建造工作,各项技术指标获得了业内专家的良好评价

上海天文博物馆

修缮前的“百年老镜”

 

  在科教融合方面,2016年,上海天文台申请建设上海天文台青少年科创实践工作站,成为上海市首批青少年科创实践工作站之一,与格致中学、南汇中学、上南中学和向明中学等四个实践点开展了合作共建,至今已开展了6期实践工作站课程,共接收720余名高中学生进入工作站,超过650名学生在这里完成了观测类、理论类和数据挖掘类等研究课题的40学时课程。参加了课程实践的师生纷纷表示,这样的天文科创实践课程,不仅让大家感受到天文学研究的浪漫,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成功获得研究成果成为了很多学生的“科研初体验”,迈出了成长路上的重要一步。在与中小学和高校的合作方面,上海天文台也积极推进“天文科普进校园”项目,邀请了台内多位研究人员参与教学大纲的研发和授课工作,并与汇师小学、徐汇中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梅园中学等中小学建立合作,开设正式课程,并通过支持观测设备、输出专题讲座、培训社团骨干等方式,助力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天文社团建设。在这样的合作共建下,不少中小学与高校都建设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天文科学教育资源,结合课标要求,开展了激发学生兴趣、提升科创能力的天文教育和各式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收到学校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公众开放活动方面,上海天文台每年都结合中科院公众开放日、上海科技节、全国科普日和中科院科学节等举办多场不同形式的大型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科学家进行科普讲座和交流,开放参观实验室和观测基地,开展户外天文观测体验活动,为公众提供与天文科普和大型科学装置“面对面”的平台,介绍天文学知识,展现科学精神,努力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沈志强台长在2021年的天马行空——宏观与微观科普活动现场作《看见黑洞》科普讲座,向现场的青少年介绍世界第一张黑洞照片的研究历程和科学价值,同时介绍天马望远镜在此项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展示大型国际合作中的中国技术中国贡献。沈台长在寄语中勉励大家去远方,希望更多青少年投身天文学研究,与全世界的科学家一道,踏上探索浩瀚宇宙的漫漫征途 。 

上海天文台每年举办多场公众开放活动

沈志强台长在2021年的“天马行空——宏观与微观”科普活动现场作《“看见”黑洞》科普讲座

 

  未来,上海天文台还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单位关于加强新时代科普工作的要求,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以“天之文”品牌为中心,依托上海天文博物馆建设为“硬件主体”,汇聚台内优质科普资源为“软件支撑”,在打造高质量天文科学传播方面持续发力,结合融媒体时代多平台传播特点,发挥好“科普矩阵”面向各年龄段不同科学需求全覆盖作用,不断提升科创教育基地建设和研学体验,力争实现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国际化合作“多面开花”,讲好中国天文故事,传播好中国科技声音,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为推动上海市科教融合事业发展、提升市民科学素养和推动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附件下载: